第(2/3)页 “那合理的推论,就是三大贵族手握重兵。” “可是,我知道我们权氏的历史,我们权氏哪怕在北宸帝国建立之前,也没有拥有过大量兵力。” “宗氏自始至终,都是军工方面的技术传承,并不是真正的拥兵自重。” “还有素氏,那一直都是大祭司传承。” “所以,如果我们三大贵族并没有拥兵自重,那澹台临,为什么不敢把我们给撸下来,反而还签订了那么多的让利法案?” “现在我明白了。” “因为,澹台临,其实那个时候,也没有掌握兵权。” “真正的开国女皇柒纱,才是兵权的掌控者。” “只可惜,她被澹台临阴谋害死,兵力再多,也是无力回天。” “而澹台临应该是杀死柒纱之后,才发现,没有兵权,他这个皇位,也坐不稳……” “所以,为了收拢柒纱那边的兵力,他让出了很多利益。” 权与训若有所思:“他是不是先跟三大贵族签订法案,让利给贵族。” “然后以贵族为桥梁和纽带,蚕食军权?” “毕竟虽然当时军队没有直接掌控在贵族手中,但是军中的中上层军官,大部分都是贵族?” 权老爷子赞赏地拍手:“果然不愧是我权氏麒麟子!” “闻弦歌而知雅意,契大道即悟世情。” “不错!不错!” “这确实是当时的情况。” “当时军中高层,其实是三分天下。” “我们权氏、宗氏,以及柒氏。” “柒纱提拔的,都是平民高层军官。” “不像我们权氏和宗氏,都是支持我们族内的高级军官。” 权与训说:“您怎么知道一万年前,军中高层军官出身来历?” 权老爷子说:“这当然是我们权氏先祖传下来的一批绝密档案资料。” “只传给继任大公爵,包括那个密码。” “你现在还不是大公爵,自然还不知晓。” “但是我已经选择你做我的接班人,而且,你已经通过别的渠道,知道这些消息,我也不用瞒着你了。” 权与训忍不住说:“那我权氏,早就知道澹台临得国不正?” 权老爷子叹息说:“那倒是没有。” “这一切,恐怕只有我们的先祖——第一任权氏大公爵知道的最清楚。” “可他,并没有把这些具体的史实传下来,只是留下来这些蛛丝马迹,供后人参考。” “大概,老祖宗也不知道他的后人,是否能守住这个秘密,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说。” “毕竟,知道得太多,对没有军权的人来说,并不是什么好事。” “我们权氏能够绵延万载,也要感谢老祖宗的高瞻远瞩。” “不然的话,这么多代权氏传承,只要有一个大公爵脑子发热,我们权氏,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。” 权与训总结说:“老祖宗把当年的事,传下来一部分,但是没有全传。” “所以我们这些后人,根本不知道以前发生了什么。” 权老爷子说:“老祖宗本来是想着通过这些蛛丝马迹,让我们这些后人心里有数。” “结果老祖宗也是没有预料到,澹台临后来活了差不多一千岁,他有足够的时间,等当年的知情人都死光了,再着手更改史书。” 第(2/3)页